美確認胚胎干細胞中控制人體發(fā)育的3種基因
表明實驗鼠不能取代人體胚胎干細胞研究
來源: 科技日報
中國科技網(wǎng)訊 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5日宣布,他們新完成的研究詳細地揭示了人體胚胎干細胞中的3種基因是如何控制人體發(fā)育的,該成果有望幫助人們深入了解如何培育這些細胞用于疾病治療。
研究人員在新出版的《細胞·干細胞》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稱, 人體胚胎干細胞對人體的作用不同于實驗鼠胚胎干細胞對鼠體的作用, 這凸顯了利用人體胚胎干細胞開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文章資深作者、耶魯大學干細胞中心遺傳學助理教授娜塔莉亞·伊萬諾娃說,從實驗鼠的情況難以推斷出胚胎干細胞在人體中的作用,人類的身體以不同的方式組織自己。
胚胎干細胞在受精后不久便形成, 由于每個干細胞能轉變成身體中的任何種類的細胞, 因此它們十分獨特。隨著人體發(fā)育,細胞開始定性發(fā)展,失去 了變成其他細胞類型的能力,當然,某些新干細胞的再生除外。科學家希望能夠了解干細胞自我再生和分化的過程,以便治療那些與細胞受損相關的疾病,如帕金森 病、脊椎受傷、心臟病和阿爾茨海默癥。
科學家通過研究確認的3種控制胚胎早期發(fā)育的基因分別是Nanog、Oct 4和Sox 2,它們是維持干細胞自我再生和防止其過早分化成非正常細胞的關鍵。 由于目前使用人體胚胎干細胞受到政府規(guī)定的限制,因而許多有關胚胎干細胞如何工作的研 究只能在實驗鼠身上進行。
新的研究顯示, 從根本上講,人類胚胎干細胞在人體中作用不同于實驗鼠干細胞在鼠體上的作用。例如,在人體內(nèi),Nanog基因與Oct 4基因成對后控制名為外胚層神經(jīng)細胞的分化,該細胞世系(lineage)能導致神經(jīng)元和其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細胞的產(chǎn)生。與之相反,Sox 2細胞與其他基因合作,在外胚層、中胚層和內(nèi)胚層所有早期細胞世系的控制和新干細胞的產(chǎn)生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干細胞自我再生涉及多個類型的癌癥。
伊萬諾娃強調(diào),許多其他的基因一定參與了人體早期發(fā)育變化的控制,她的實驗室正在試圖尋求該問題的答案。(記者 毛黎)
《科技日報》(2012-4-7 二版)